应急避难场所共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相应等级所承担的功能职责也不尽相同凯发APP下载◈◈★,大连人民广场应急避难所
大连人民广场应急避难场所为固定避难场所◈◈★,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有效避难面积39000平方米凯发APP下载◈◈★,按照每人2.0平方米计算◈◈★,疏散人数19500人◈◈★。适用于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火灾灾害◈◈★、油气灾难的应急避难◈◈★。场所内设有应急指挥所◈◈★、应急棚宿区◈◈★、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厕所◈◈★、应急标识等配套设施◈◈★。
应急指挥中心设置广播◈◈★、图像监测◈◈★、有线通信凯发APP下载◈◈★、无线通信等应急管理设置◈◈★。广播系统覆盖避难场所◈◈★,图像监控范围覆盖应急棚宿区和避难场所内的道路◈◈★。
应急物资供应是物资的集散据点◈◈★,靠近应急指挥中心◈◈★、活动中心或应急棚宿区设置凯发APP下载◈◈★,并保持其与应急救援道路及救援输送道路的通畅◈◈★。根据避难场所容纳的人数和生活时间◈◈★,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内或周边饭店◈◈★、商店◈◈★、超市◈◈★、药房◈◈★、仓库等设置储备应急生活物资◈◈★。
应急避难场所中设置满足生活需要的暗坑式或移动式厕所◈◈★。宜靠近公共厕所◈◈★,排水与公厕污水管道相连◈◈★,同时应在避难场所配备雨水收集和循环系统凯发APP下载◈◈★,以便紧急情况下就地搭建简单掩体作为厕所使用◈◈★。
应急广播系统是灾时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手段和特殊方式为群众解困◈◈★,便于群众及时收听党中央指示◈◈★,获取外界信息第4色最新地址◈◈★,及时疏导民心的信息发布平台◈◈★。
应急通信主要由广播通讯◈◈★、卫星通信◈◈★、航空通信◈◈★、互联网络等设施系统组成◈◈★,确保基站及相关设备在受灾时的正常运作与有效管理◈◈★。由平时广播线路和灾时广播线路组成◈◈★。平时可为城市居民提供有关资讯◈◈★,灾时指导灾民采取避难行动◈◈★,给避难场所人员提供灾情情报◈◈★。
应急洗浴设施一般结合应急厕所进行设置◈◈★,增加洗浴功能或设立可移动式洗浴设施第4色最新地址◈◈★,满足灾时群众所需◈◈★。
应急供电设施◈◈★,具有多路电网供电系统或太阳能供电系统◈◈★,或配置可移动发电机应急供电设施◈◈★,保障避难场所内人员的照明◈◈★、医疗◈◈★、通讯用电需要◈◈★。供◈◈★、发电设施还具备防触电◈◈★、防雷击保护措施◈◈★。
应急医疗救护◈◈★,设有临时或固定的用于紧急处置的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能为灾时避难人员提供卫生诊断◈◈★、重大传染病预防◈◈★、常见病防治◈◈★、医疗急救◈◈★、病人转院救治医疗◈◈★、药物发放等服务◈◈★。卫生防疫中心提供灾时疫情监测◈◈★、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制◈◈★、消毒处理◈◈★、化学中毒预防和处理◈◈★、心理危机干预等卫生防疫保障◈◈★。
应急避难场所地下配备自来水管等设施◈◈★,以满足临时性生存需要◈◈★,有条件还可修建应急水井◈◈★,一旦地下水隐蔽的自来水管线因地震等灾害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时◈◈★,可利用水井作为灾民生活饮用水◈◈★。
应急供水设施需设置水管网◈◈★、供水车◈◈★、蓄水池◈◈★、水井◈◈★、机井等两种以上供水设施◈◈★,在灾害发生时◈◈★,保障正常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根据规划凯发APP下载◈◈★,我市核心区区规划6处中心避难场所(Ⅲ级)◈◈★,166处固定避难场所(Ⅱ级)第4色最新地址◈◈★,已明确的86处紧急避难场所(Ⅰ级)◈◈★。分二个阶段推进◈◈★。
(一)第一阶段(2017-2018年)◈◈★。市城建局◈◈★、地震局◈◈★、体育局◈◈★、星海湾管理中心各分别建成1个室外避难场所◈◈★,市教育局建成5个室外避难所◈◈★,中山区建成13个◈◈★,西岗区建成15个凯发APP下载◈◈★,沙河口区建成26个◈◈★,甘井子区建成56个◈◈★,高新园区建成11个◈◈★,共130个室外避难场所凯发APP下载◈◈★。
(二)第二阶段(2019-2020年)◈◈★。市城建局◈◈★、体育局◈◈★、星海湾管理中心各分别建成1个室外避难场所◈◈★,市教育局建成5个室外避难场所◈◈★,中山区建成13个◈◈★,西岗区建成15个◈◈★,沙河口区建成25个◈◈★,甘井子区建成56个第4色最新地址◈◈★,高新园区建成11个◈◈★,共建成128个室外避难场所◈◈★。凯发APP下载◈◈★,财经新闻凯发K8旗舰厅AG登录最新版APP◈◈★,今日热搜